【本报深度观察】
在长沙某证券营业部VIP室,配资客老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K线,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。这位曾用5倍杠杆单日盈利38万的『民间股神』,如今两鬓已见霜白。『去年那波券商行情,我加了8倍杠杆差点爆仓。』他苦笑着推开茶杯,杯底沉淀着几片拧成团的茶叶。
记者走访发现,长沙配资市场正呈现『冰火两重天』现象。五一广场某写字楼内,三家配资公司共用前台却挂着不同招牌,业务员西装革履地演示着『智能分仓系统』。而湘江中路的地下配资窝点,中介们用方言暗语交谈,月息2.5%的『闪电贷』广告就贴在派出所通告旁。
『这不是简单的金融现象,而是群体心理的镜像。』湖南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郑教授指出,『当长沙新房摇号中签率低至3%,部分市民将股市视为阶级跃迁的快速通道。』其团队调研显示,本地配资客中73%持有房产,他们将房产抵押贷款视为『安全垫』,却忽略了强制平仓的连锁反应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『新派配资』正在年轻群体中蔓延。22岁的短视频主播『小牛市Lisa』向粉丝展示配资账户:『今天用10倍杠杆吃下整个涨停板!』镜头外,她的手机同时开着6个网贷APP。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3年湖南场外配资纠纷案中,90后占比首次突破40%。
『真正的风险不在系统而在人性。』从业二十年的风控总监王建军透露,某次强平后客户带着汽油来公司『理论』。他办公桌抽屉里至今放着那份被撕碎的配资合同,『那上面其实印着12条风险提示,但没人会认真看到第3条。』
暮色中的湘江倒映着金融中心的霓虹,岸边钓鱼人突然提起鱼竿——空钩上挂着半张被浸湿的炒股秘籍。这个细节或许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说明问题。
评论
韭菜阿杰
看完后背发凉,上周刚把婚房抵押了准备加杠杆,现在默默打开券商APP点了销户
湘江老舵
文中那个钓鱼的隐喻绝了!我们营业厅保洁阿姨都开始用花呗配资,这市场能不疯吗?
K线猎人
郑教授团队的数据触目惊心,但更可怕的是那些地下配资根本查不到,我见过用学生身份证开户的
星城小雪
作为被强平过的过来人提醒:配资公司风控电话永远占线,爆仓短信倒是秒到
牛熊道哥
记者敢写地下配资细节是真勇,去年有同行报道这个被砸了摄像机,水太深了